鹦鹉
方孝孺〔明代〕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
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幽禁的鹦鹉仍然发出悦耳的鸣叫声,在雕饰的笼中亭亭玉立不免有高飞万里的心。
只因为从前会说话,懂得人们的言语,所以致使半生不能在山林中自由地生活。
注释
幽禽:鹦鹉。
兀自:仍旧,还是。
简析
《鹦鹉》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描绘了笼中鸟独自鸣唱的场景;次句暗示鸟儿内心对广阔天地的无限向往和渴望自由飞翔的强烈愿望;后两句揭示了其不幸遭遇的根源,即因自身的能力而招致的束缚。整首诗通过对笼中鸟形象的刻画,隐含对现实世界中种种束缚和限制生命自由情况的批判与反思。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427篇诗文 98条名句
送徐子春往四川
卢儒〔明代〕
千峰明月夜猿啼,雁自南来客自西。
远近水声滩上下,周回山色路高低。
石门驿畔沽春酒,松子矶边候晓鸡。
回首姑苏渺何处,想应吟遍卷中题。
沉醉东风·闲情
陈铎〔明代〕
铺水面辉辉晚霞,点船头细细芦花,缸中酒似渑,天外山如画,占秋江一片鸥沙。若问谁家是俺家,红树里柴门那搭。
搔痒
刘元卿〔明代〕
向有人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弗中。又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其人勃然而怒:“知吾者妻也,而胡难我?”妻子无以应。其人乃自引手,一索而痒绝。何者?痒者,人之所自知也,他人莫之知。犹心患,人何以知之?